根據《中美日韓四國高中生學習意識與狀況比較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雖然我國高中生學習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但與美國和韓國高中生相比,在學習中的“深度應用水平”仍存在差距,網絡學習效果較差。

報告給出建議,教育部門和學校應鼓勵高中生用好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注重計算機實際操作培養,著力提升信息素養,強化信息意識,增強信息搜索能力、評估能力、歸納整合能力、利用能力,促進數字化學習向深度發展。

在學習能力提升上,報告還建議學校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主動學習和解決現實情境中的問題。

教育,並不意味著家長可以袖手旁觀。一方麵,家長要了解當前教育改革的變化趨勢,在家庭教育中跟得上教育改革節奏;另一方麵,引導孩子適應新的學習方式。

雖然中國學生的學習壓力與7年前相比有所下降,成績滿意度提升了,但是學習樂趣卻有所下降,有近四分之一的高中生對學習並不感到快樂。對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宏豔支招:“父母和老師應引導學生全麵客觀地認識自己,給自己更準確的定位,這樣才能使高中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未來目標,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主動減輕學習負擔。”

學校和家庭要對高中生采取全麵的評價標準,引導高中生正確對待競爭,在競爭中學會合作。報告建議,學校采取全麵的評價標準,從多個角度去評價學生,不以成績論英雄。學習成績好的是英雄,肯幫助同學的也是英雄,要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感。

父母要多看到孩子的優點與長處,不能僅僅把成績好當做好孩子的標準,一白遮百醜。另外,成年人還要多為高中生創設參加集體活動及社會服務的機會,讓高中生跳出成績與排名,在真實的生活中發現他人的優點,鍛煉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調查也現實,高中生對生活持消極和負麵態度的比例和2009年相比也提高了3%,發生幾種不良情緒的比例也有明顯上升。然而,有的學校關心學生的成績和升學率多過心理健康輔導,學校的心理健康課多為走形式。有的家長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多過身體健康,關心身體健康多過情緒。

報告稱,學校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配備專業的心理谘詢教師。同時,還要對高中生進行情緒管理方麵的訓練與輔導,讓高中生學習調整不良情緒的多種策略,做情緒的主人。

這也對父母提出要求,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了解他們的煩惱與困惑,及時幫孩子緩解情緒上的不安,做孩子成長路上的精神導師。父母還要強化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為孩子營造輕鬆快樂的家庭生活。

本次調查中顯示出的中國學生確定未來職業理想比例過低的問題也令人關注,甚至還有一成多(10.4%)的中國高中生對未來的職業還壓根兒沒有考慮,確定未來職業的比例在四國高中生裏也最低。這種現象提醒我們,在教育方法上,學校也要采取分層教育的措施,盡快實現每一位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學習到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家庭要重視孩子的職業理想引導,多為孩子創設體驗的平台,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與職業追求,在家庭中通過多種渠道幫助孩子增長見識,為孩子提供職業體驗機會。

針對我國高中生領導力意識不足的問題,孫宏豔建議學校要把管理組織的職能更多地下放給高中生,在小組合作與課外活動中給更多學生提供組織、協調的機會。

“家庭要給上高中的子女更多作決策的機會,讓孩子在自我管理方麵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在家庭事務方麵,也要讓孩子參與討論、尊重孩子的意見。“孫宏豔說。記者 章正 

(中國青年報) 

原文地址:http://edu.qq.com/a/20170628/015369.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llabo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